本報訊 從最初的七八人,到如今的64人,從40多歲到80多歲,在杭州九堡,有一個越來越壯大、卻不成團的“民間助學團”,3年時間,資助幫扶了麗水龍泉91位貧困學子完成學業。
  2011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杭州老人凌紅峰在媒體上看到了這樣一則新聞:麗水龍泉有很多貧困家庭孩子,他們一天三四元生活費,頓頓吃包心菜,苦讀十幾年好不容易考上大學,卻籌措不出學費。深受觸動的凌紅峰找到了同為麗水人的同事章康偉,聯繫上了麗水當地關工委後,一場匯聚了越來越多愛心的助學行動,就這樣拉開了序幕。
  一個帶一個
  越來越多的人自發加入助學團
  章康偉,杭州九堡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書記。談起3年前萌發的助學行動,他說,只是很單純的一個想法,沒想到後來會有這麼多人加入。
  “那天他(凌紅峰)拿著報紙來找我,問我這是真的嗎?麗水真的還有這麼困難的孩子?”章康偉說,因為自己老家就在麗水,所以輾轉聯繫上了在麗水關工委工作的朋友,打聽之後,發現確實有很多孩子急需幫助。“關工委的朋友給我們傳來了孩子們翔實的資料,當時看著這些材料心裡挺難受的,有些孩子父親生病,上有奶奶,下有弟弟,家裡全靠母親維持,生活很是拮据。有些孩子父母離異,跟著爺爺奶奶生活,都是花樣的年紀啊,孩子們上學要緊。”章康偉和凌紅峰商量之後,把這些情況告訴了相熟的朋友同事甚至親戚,大家決定要幫孩子們一把。最初的助學團甚至稱不上“團”,只有七八人。資助的第一批孩子共14人。
  “沒想到這件事最後會發酵得這麼快。”出乎章康偉和凌紅峰的意料,隨著朋友帶朋友、親戚帶親戚,以及熟人圈裡一傳二、二傳四……加入愛心隊伍的人迅速壯大。這件有愛的事兒被九堡鎮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甚至還有臨平、丁橋、下沙的人一起加入進來。
  隊伍壯大了,力量也變得更強大。麗水關工委貧困學子的名單源源不斷傳來,助學團的資助對象也從高中生擴展到了初中生、小學生。章康偉告訴記者,從2011年截至今年7月,助學團的成員慢慢到了64人,他們當中,有很多是年逾花甲的老人,年紀最大的有80多歲。好幾次,團員代錶帶著助學金親自送到麗水受助孩子的手裡,3年時間里,助學團一共資助了91個家境貧寒的學子,資助金額達141000元。
  把助學女孩接到杭州家裡來
  還為她找到了工作
  章康偉告訴記者,助學團沒有統一的助學標準,完全看資助人的意願和能力,一般小學和初中生每年資助1000元,高中生或大學生每年2000元,有的兩人一起資助一個孩子,也有一位潘女士一人資助了十幾個孩子。
  19歲的小蓮就是麗水受助學子中的一位。小蓮的情況挺特殊,父母早早離異,她跟著父親過,可是父親卻離開老家再也沒有音訊,小蓮只能和爺爺奶奶相依為命。
  和小蓮結對的是助學團里一位78歲的趙奶奶。小蓮高中畢業,沒能考上理想的大學。“我和趙奶奶說了,我努力了,可還是學不好,我想早點工作,早點幫爺爺奶奶減輕負擔。”小蓮說,趙奶奶很支持自己。讓小蓮沒想到的是,趙奶奶還把小蓮接到了杭州家裡,並幫助她找到了一份工作。“奶奶把我當成了親人一樣,我會好好努力,不辜負他們的幫助。以後我有能力了,也會像他們一樣幫助別人。”小蓮說。
  章康偉告訴記者,助學團里很多都是爺爺奶奶輩的人,他們不要求受助孩子的成績有多好,只要是家庭貧困的孩子,他們就願意幫。“他們說,孩子們正是念書的時候,不能因為貧困落下了。”章康偉說,這些爺爺奶奶們甚至沒想到要留電話號碼,甚至不需要孩子們彙報學習情況。他們總是說,“打電話也要錢的,孩子們有學上吃得好就好!”說起這些,章康偉特別有感觸。
  章康偉說,助學團只是一個小小的民間自發組織,也許力量並不強大,可這份助學的愛心會一直延續。“我們希望有更多人能加入進來,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孩子。”
  本報記者 王麗 本報實習生 袁夢南
  本報通訊員 金誠成
  (原標題:64位平凡好人,謝謝你們溫暖了那些苦孩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v98xvbb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