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心網訊(首席記者 範瓊燕 實習生 張岳軒) 烏魯木齊市六十戶鄉郝玉亮是新疆首批參加養老保險的農民,退休後他也像城市職工一樣可以領上退休金。
  得益於“民生建設年”的實施,像這樣的郝玉亮農民有了養老金,牧民住進安居房,不論城市還是農村,人們看病報銷比例越來越高。
  自2010年以來,自治區連續五年實施“民生建設年”活動,其中2011年實施民生工程22類80項,2012年25類90項,2013年25類100項,今年是25類150項 。
  連續貫穿五年的“民生建設”工作為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重中之重,力度日益增強、受益面越來越廣、關註的日益加深,經費更有保障。
  今年民生建設年啟動更體現了新疆在持續改善民生髮展民生上更大決心和魄力,尋求更細微民生建設觸角,謀得更大民生髮展空間,讓老百姓生活充滿陽光、尊嚴、幸福和希望。
  2011年3月24日,自治區普通高校畢業生赴援疆省市培養的首批2618名學員乘火車啟程。盧民一攝
  民生工程愈顯密集
  2010年全年新疆爭取國家直接用於民生領域基本建設投資300多億元,集中力量建成一大批重大民生工程,讓廣大人民群眾得到了實惠。若說2010年新疆的民生建設重在抓重大事項,而隨後的這些年,“民生建設年”日程愈顯密集。
  2011年新疆實施了富民安居、促進就業等22類共80項民生項目。
  2012年實施的民生項目較上年增加3類達到25類共90項,增加類別涉及農村建設與生活品質提升工程、農牧民金融幫扶支持工程、困難患者醫療救助工程等。
  2013年實施的民生工程比上年增加10項。
  今年確定實施的民生工程增加至25類150項 ,民生項目數量空前,更使得民生日程緊鑼密佈。
  雖然數據只是表現,但自治區文史研究館館員、新疆社科聯研究員戢廣南認為,對每年確定的看得見、摸得著,群眾切實得到實惠的具體民生工程進行分析,其背後有更深層次的涵義和規律。
  實施民生工程從解決最根本和基本的保障,即群眾最急需最迫切解決的 “雪中送炭”和歷史遺留問題的項目,到註重普惠性、受益人口多、受益面廣或涉及特殊群體生存發展的項目,延伸至不僅局限於生活和物質保障,還兼顧精神、權益、尊嚴層面的項目。民生建設項目體現更全面、立體、具體細微,更體現延續性和針對性。
  記者盤點2013年新疆的民生工程項目發現這些特點尤為明顯:
  從生活質量改善方面提出4年來安居富民、定居興牧、保障性住房受益人數占到全疆總人口的四分之一;而在精神層面上,民生工程實施“靚麗光彩”行動,面向各族婦女廣泛傳播現代文化,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僅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還推動婦女就業。  (原標題:新疆連續五年實施“民生建設年”活動 歲歲建民生 更全更細更有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v98xvbb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